哈仙岛游玩攻略
哈仙岛上有专门为垂钓爱好者提供海上钓鱼项目,如岸边抛钓,海上垂钓等,可以钓到黄鱼、鳝鱼、黑鱼等等。不同季节可以钓到偏口鱼、黑鱼、活鱼各种鱼种。在哈仙岛不同的季节所钓的鱼种类也不同,在春季5-8月份,哈仙岛的周边海域会有很多经过的海鲈鱼,重量通常在2-10公斤,钓鱼爱好者可以用路亚在礁石上进行抛钓,8-11月份是黄黑鱼的丰收季节,可以进行船钓和矶钓,鱼群最多的地方是哈仙岛和瓜皮岛之间,又名三道铁门坎,还有五虎石,西北尖,都是哈仙岛钓鱼的理想位置。
海洋生物哈仙岛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,哈仙岛周围有着几万亩的天然海水养殖牧场,主要盛产海参,夏威夷贝,栉孔扇贝,太平洋牡蛎,海虹,海螺,海胆,对虾,黄鱼,黑鱼,海螺,海蜇,蚬子,生蚝,鲍鱼。哈仙岛海洋生物牡蛎详解牡蛎是著名而常见的贝类,有很多别名,在中国的广东、福建称蚝或蚵,江浙称蛎黄,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,其它俗称各地均有不同。在西方国家其很多别名来自养殖地,如蓝蚝和兰厚牡蛎分别养殖在美国蓝点和兰厚湾。
在《圣经》中被誉为“海之神力”。中国汉朝就有“插竹养蛎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说:“牡蛎有三,皆生于海”。
唐代的牡蛎已是海中珍馐,肉称“蛎房”、“蚝房”。李白有“天上地下,牡蛎独尊”的题句。韩愈有《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》诗“蚝相黏为山,百十各自生。”。
宋代苏颂说“南海闽中龙多,皆附石而生,磈磊相连如房,呼为蛎房,初生只如拳石,四面渐长至一二文者,崭岩如山,俗呼蚝山。”刘子翚《食蛎房》诗:“江瑶贵一柱,嗟岂栋梁质。”南宋陆游有《绍兴中予初仕为宁德主簿与同官饮酒食蛎房甚》诗:“同寮飞酒海,小吏擘蚝山。”元代柳贯有“鹢首去乘潮浪白,蛎房催出酒波红”诗咏。
明朝时牡蛎有“西施乳”之称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介二·海月》载:“《王氏宛委录》云:‘奉化县四月南风起,江珧一上,可得数百。如蚌稍大,肉腥韧不堪。惟四肉柱长寸许,白如珂雪,以鸡汁瀹食肥美。过火则味尽也。’”郁达夫说:“福州海味,在春三二月间,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,与海滨一带的蛎房。”[1]牡蛎 - 形态特征牡蛎的结构
牡蛎体形多变化,大多呈三角形,以左壳固着于岩石上,左壳凹,右壳平。幼小个体鳞片层末端边缘伸出许多舌状突片或尖棘,成长个体棘渐渐减少。长度从2英寸(5厘米)到超过12英寸(30厘米)不等。
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,表面粗糙,多为淡黄褐色,杂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条纹;上壳中部隆起;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,较大,颇扁,边缘较光滑;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,前凹陷深。通过数牡蛎壳上有许多类似年轮的圈,每圈需要一年生长,通过数这些圈,可以知道牡蛎的年龄。
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。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,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。壳微张时,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(每小时流过的水量可达2~3加仑),滤食微小生物。
牡蛎的身体在两片壳的深处,被一个肉质的组织层包围着,叫做套膜(mantle)。套膜折叠成三个明显的层:内层包括肌肉;中间层包括两排感觉器官,用来探测化学和温度的变化;最外层包括壳分泌薄膜。
一对腮位于套膜下,组成了折叠肌丝层,呈现褶皱状。腮用来聚拢食物和呼吸。腮的前端是嘴,被四个肉质球包围着,称为:触须(palps)。牡蛎没有头也没有大脑。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神经中枢,一个控制嘴和套膜,另一个控制内部器官。
牡蛎 - 生活习性生境
牡蛎生活的海底坚硬的区域叫做牡蛎床,这些床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口水域中。牡蛎生活在潮间带中区。
食性
牡蛎
固着型贝类。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,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、呼吸。为滤食性生物,以细小的浮游动物、硅藻和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料。牡蛎通过振动腮上的纤毛在水中产生气流,水进入腮中,水中的悬浮颗粒被粘液粘住。腮上的纤毛和触须按大小给颗粒分类。然后把小颗粒送到嘴边,大的颗粒运到套膜边缘扔出去。
繁殖
牡蛎多雌雄异体,但也有雌雄同体者。食用牡蛎(Ostrea edulis, 即欧洲平牡蛎)能按季节或随水温的变化而改变性别(节律性雌雄同体)。牡蛎在夏季繁殖。有的种类卵排到水中受精,而有的则在雌体内受精。受精卵发育成游泳的幼体,叫做:缘膜幼体(veliger larvae)。两周以后缘膜幼体永久固著于其他物体上,比如其它牡蛎壳或岩石,固定三天以后,幼体失去了游泳的能力,变成了小的成体,叫做蚝仔(spats)。经3~5年后收获。哈仙岛海洋生物之海胆海胆海胆,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。分2亚纲,22目。化石种约5000种。现生种800种,分隶于225个属。中国已知约100种。海胆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,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海胆是一种无脊椎动物,有八九百种。在遥远的过去(古生代和中生代),它们有很多种类,发现的海胆化石就多达5000种。海胆有一层精致的硬壳,壳上布满了许多刺样的东西,叫棘。这些棘是能动的,它的功能是保持壳的清洁、运动及挖掘沙泥等。但是海胆不能很快的移动自己。除了棘,海胆还有一些管足从壳上的孔内伸出来。这些管足的功能并不一样,如摄取食物、感觉外界情况等。海胆的身体由一个球形或盘形的胆壳所包围,生物学家称为硬壳。普通成年海胆的硬壳通常是3至10厘米大,外形大多是呈球形或扁薄形。海胆的壳其实是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的。不同种类的海胆大小差别悬殊,小的仅5毫米,叉棘散布於整个海胆体表上及围口区,有些海胆的叉棘区与棘刺区分开,大的则达30厘米。海胆的形状有球形、心形和饼形。它们生活在世界各海洋中,其中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的种类最多。从浅水区到7000米的深水中都有。它们都在水底或泥沙里栖息。不同的海胆吃的东西也不一样。有的吃海藻和其他小动物,有的则吃沉积在海底的脏东西。这主要取决于它们所在的环境,因为它们移动起来很不容易。海胆分雌雄,但外形上很难看得出来。它们的生殖过程很有趣,喜欢聚在一起,当一个海胆产卵或放出精子时,其他的海胆便会受传染似的一起放出卵或精子。早在1875年,就开始以海胆为材料研究受精过程中细胞核的作用。1891年,HansDriesch(1876-1941年)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,结果发现,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。这一实验的意义在于证明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,为现代发育生物学奠定了第一块观念里程碑。扇贝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,约有400余种。该科的6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,壳、肉、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。扇贝科(Pectinidae,尤其是扇贝属〔Pecten〕)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。本科约有50个属和亚属,400余种。世界性分布,见于潮间带到深海。壳扇形,但蝶铰线直,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。大小约2.5~15公分(1~6吋)以上。壳光滑或有辐射肋。肋光滑、鳞状或瘤突状,色鲜红、紫、橙、黄到白色。下壳色较淡,较光滑。有一个大闭壳肌。外套膜边缘生有眼及短触手,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,壳张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。扇贝常见于沙中或清净海水细砂砾中。取食微小生物。靠纤毛和黏液收集食物颗粒并移入口内。能游泳,双壳间歇性地拍击,喷出水流,藉其反作用力推动本身前进。卵和精排到水中受精。孵出的幼体自由游泳,随後幼体固定在水底发育,有的能匍匐移动。后幼体形成,足丝腺,用以固著在他物上。有的终生附著生活,有的中途又自由游泳。扇贝为滤食性动物,对食物的大小有选择能力,但对种类无选择能力。大小合适的食物随纤毛的摆动送入口中,不合适的颗粒由足的腹沟排出体外。其摄食量与滤水速度有关,滤水速度在夜间1-3点为最低值。因此摄食量在夜间最大。主要食物为有机碎屑、悬浮在海水中的微型颗粒和浮游生物,如硅藻类、双鞭毛藻类、桡足类等;其次还有藻类的孢子、细菌等。其食物种类组成与环境中的种类相一致。扇贝和贻贝、珍珠贝一样,也是用足丝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的,一般右边的壳在下、左边的壳在上平铺于海底。平时不大活动,但当感到环境不适宜时,能够主动地把足丝脱落,做较小范围的游泳。尤其是幼小的扇贝,用贝壳迅速开合排水,游泳很快,这在双壳类中是比较特殊的。栉孔扇贝在我国仅分布于北方沿海,生活在低潮线以下、水流较急、盐度较高、水质澄清的海区。栖息在水深10~30米硬质海底,用足丝附着于礁石、贝壳或砂砾上。营附着生活,有群栖习性。在海区生活的扇贝,正常情况下,两壳张开,外壳膜上的触手向外辐射伸展,进行呼吸、摄食、排泄和繁殖等生命活动。其摄食方法是用鳃过滤海水中的微小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。当环境不适宜时,能自动切断足丝,利用两壳急速开闭的排水力量,推动身体前进,形成扇贝搬家的现象。有时随潮水的流动,能移动较远的距离。幼小的扇贝,移动能力更强。栉孔扇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强,水温—1.5℃也能生存。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~25℃。在低于—2℃和35℃以上可导致死亡。贝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是1.014~1.029,而1.017~1.026是生长最适的范围